pp电子-官方服务中心(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新能源_投资促进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03 02:24 点击量:

  pp官方网站 pp电子石墨烯电池,利用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增加锂动力电池的活性,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储电量和充电速度而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电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池,能够实现高效能量储存和释放,为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项目选址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锂离子电池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5G基站和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等多种领域,随着工业智能化、军事信息化、民用便利化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日趋丰富。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新型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发展潜力巨大,各领域龙头纷纷提前布局储能赛道不同环节,以需求释放促进行业发展。

  2023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为97.4%‌‌。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此外,2023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45.6GW,其中中国占比接近50%‌。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21.5GW,同比增长超过150%,三倍于2022年同期水平‌。锂离子电池在新型储能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占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的97%‌。

  这些数据表明,锂离子电池在新型储能市场中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且其应用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吉林省全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支持一汽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扛牢民族品牌,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吉林省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红旗新能源汽车2万辆,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22年全面开工建设。政策方面,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指出要推广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隔膜产品等新技术应用,开展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助力企业加强在锂电池领域布局发展。

  需求端方面,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第一支柱产业,并且当地发展汽车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吉林省汽车产业拥有红旗、解放、大众、丰越、奥迪新能源等8家整车制造企业,生产车型涵盖各级乘用车,中、重型卡车和客车,总体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吉林省已形成以一汽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配件生产和研发产业集群,带动锂电池需求量增长,吸引企业对锂电池产业进行布局。

  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底约达441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石墨烯电池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速率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石墨烯电池技术不断创新,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使得电池性能显著提升。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热导性和力学强度使得石墨烯电池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中国企业在石墨烯生产加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我国政府对石墨烯行业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石墨烯行业的发展与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石墨烯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选址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制备生产电池原材料、电解液、电池灌装等,旨在利用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完整的蓄电池储能产业链。通过制备生产电池原材料、电解液以及进行电池灌装等关键环节,项目将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外,项目还将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石墨烯电池储电量是锂电池的三倍。一个锂电池(以最先进的为准)的比能量数值为180wh/kg,而一个石墨烯电池的比能量则超过600wh/kg。

  (2)石墨烯电池提供电力的电动车能行驶1000公里,而其充电时间不到8分钟。

  (3)重量轻。石墨烯的特性使得电池的重量可以减少为传统电池的一半,这样可以提高装载该电池的机器的效率。

  (4)石墨烯相比于传统电池有着更大更多的优势,在使用寿命上,它的使用寿命是锂电池的两倍,是氢化电池的四倍。

  ‌石墨烯材料制备‌:这是生产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首要步骤。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非常适合用于电池技术。制备过程中需要确保石墨烯的纯度和质量,以保证后续电池的性能‌。

  ‌电极制作‌:完成石墨烯材料制备后,下一步是制作电极。这一工序涉及将石墨烯与其他活性物质混合,形成电极材料。混合过程需确保均匀,以最大化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随后,将混合物涂抹在金属集流体上,形成正负极‌。

  ‌电池组装‌:电极制作完成后,接下来是电池的组装工序。这一步骤包括将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组件精确地组装在一起。隔膜的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短路,而电解液则负责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组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确保无尘、无水、无氧‌。

  ‌测试与质量控制‌:最后一个关键工序是电池的测试和质量控制。每个电池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包括容量测试、充放电循环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只有通过所有测试的电池才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储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解决新能源供给间歇性与用电需求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储能行业发展,如《“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政策支持为储能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平市目前已形成了三大重点产业:以专用车、客车、工程机械、热交换器、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天然气、风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以粮食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其中,专用车产业是四平要突出打造的重中之重产业。

  四平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工程学院、四平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四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四平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用工需求。

  四平是东北亚区域的核心,是运输半径最短的城市。四平位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处于东北汽车工业带中心,通达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四盟。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经之路,辐射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9%,总人口1.07亿。四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拥有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是哈大交通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京哈铁路、哈大高速、长春到深圳高速公路、大庆至广州、102国道等在四平交汇。

  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20GWh动力(储能)电池系统,项目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石墨烯基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储能系统组装产线。建设生产区、办公生活区、仓库区,购置生产、检测、试验设备。

新能源_投资促进(图1)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06100万元,利润200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

新能源_投资促进(图2)

  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四平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同时带动本地就业,有效改善周边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2002年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吉林省四平市区西北部,总规划面积为21.35平方公里。

  红开区形成了“两中心一园区一试点”为特色的“211”创新平台。“一试点”即农业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2022年吉林省凭借产业优势成功列入全国6个试点之一,红开区作为试点的主要承载区,每年均可为企业争取资金支持,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了“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园区16条已建成及新建道路即将全线通车,呈现出“七横九纵”的路网格局。建设48栋标准化厂房,3栋综合服务楼,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系统完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标签: 石墨烯电池